實現多元化投資:虛擬資產在投資組合中的角色
隨著機構投資策略的演進,多元化配置再度成為建構投資組合的重點。據安永-博智隆2025年年初研究顯示,83%機構投資者於2025年增持虛擬資產,87%當前持有或計劃投資現貨加密貨幣或ETF。[1]這些數據凸顯出日益普遍的認知:虛擬資產不再只是投機工具,更在各傳統資產類別往往同步波動的環境中,逐漸成為投資組合的保險機制。
重新審視60/40投資組合
傳統的60%股票與40%債券配置,曾為投資組合多元化奠定穩固基礎。此模式假設當股票表現不佳時,債券通常能發揮緩衝作用。然而近期市場週期已暴露出此策略的局限性。在通膨時期,股票與債券往往同步下跌,破壞了該模式的防護結構。
市場壓力事件中,股票與債券的相關性日益增強*。結果導致投資組合更易受系統性衝擊影響,凸顯了需要在壓力環境下表現迥異的資產。
虛擬資產不隨波逐流——正是其價值所在
比特幣與以太幣等虛擬資產代表著多元化配置。它們屬於非相關性資產,意味著其價格走勢與傳統資產存在差異。
例如,過去十年比特幣與標普500指數的相關係數始終維持在低位,平均值僅0.17,並於2025年初趨近於零。[2]虛擬資產與固定收益、房地產或私募股權的相關性更低。2023年3月區域性銀行危機期間,傳統銀行與債券大幅下跌之際,比特幣卻上漲逾40%,充分展現其作為替代性風險避險工具的潛力。
現代投資組合保險的運作機制
傳統資產往往受中央銀行政策或經濟週期影響,而虛擬資產則受全球市場中截然不同的驅動因素左右,例如用戶採用率、區塊鏈發展進程及監管政策*。
此技術基礎形成天然避險機制。去中心化網絡運作於受中央貨幣政策影響的範圍之外,使虛擬資產能對獨特市場訊號作出反應*。在日益互聯的經濟體系中,這種差異性為投資者提供了另一投資選擇。
如何根據保守型到策略型風險取向,合適分配投資比例?
保守型投資者可將1%至5%資金配置於虛擬資產,此比例足以建立投資組合而不會大幅增加風險。至於一些更具策略性的創新投資組合,則可根據風險承受能力、投資時程及機構投資目標,考慮將配置比例提高至約25%*。
虛擬資產展現另一種韌性
有效的多元化配置取決於資產在逆境中展現的差異化表現。虛擬資產憑藉其設計特性,恰能提供這種獨立性。儘管它們並非不受波動影響,但其非相關性特質使其在傳統相關性失效時,能獨樹一幟地守護投資組合。
將虛擬資產納入更廣泛的分散投資策略,實質上是引入一種現代化的投資組合保險機制*——其價值更多是因應技術創新與全球普及化趨勢而逐步展現。在當今瞬息萬變的金融格局中,此種特性或將展現無可估量的價值。
資料來源
[1] 資料來源:安永-博智隆,https://www.ey.com/content/dam/ey-unified-site/ey-com/en-us/insights/financial-services/documents/ey-growing-enthusiasm-propels-digital-assets-into-the-mainstream.pdf ,2025年1月。
[2] 資料來源:CoinTelegraph,https://cointelegraph.com/explained/cryptocurrency-vs-stocks-key-differences-explained ,2025年4月21日。
*註:如無特別註明,部分觀點與建議為 MicroBit根據公開數據與市場經驗所整理。
---
免責聲明
本資料由 MicroBit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(「MicroBit」)提供,僅供香港投資者參考。所有內容僅作為一般資訊用途,並不構成購買或出售任何金融工具的要約、招攬或推薦,也不構成法律、財務、稅務或投資建議。投資涉及風險,投資價值可能會上升或下降,投資者可能會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本金。過往業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的保證。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,應仔細考慮自身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,並諮詢專業財務顧問以獲得適當的建議。
MicroBit 並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準確性、時效性、完整性或可靠性。所有材料均以「現狀」方式提供,且不附帶任何形式的保證,包括但不限於適銷性、特定用途的適用性或非侵權性。投資者應謹慎使用本資訊,並意識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限制。
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(「證監會」)的授權並不構成對任何投資計劃的推薦或認可,也不保證其商業價值或表現。本資料並未經證監會審閱,僅供參考用途。在進行投資前,投資者應仔細閱讀相關條款、條件及披露文件,並確保完全理解所涉及的風險。如有疑問,請諮詢專業人士以獲得進一步協助。
版權©2025 小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。保留所有權利。